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遇到了这种问题: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应不应该打回去?
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家长们提出的三种常见方法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打回去。
战争告诉我们以暴制暴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孩子打回去绝对不会吃亏,但这样你的孩子就会很少有人愿意和他玩了,而且还容易造成孩子越来越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坏习惯。
2.回家告诉老师家长,让老师家长们来解决。
虽然这种方式最安全,也最有效,但孩子不可能永远活在我们的保护下,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孩子独立面对这些困难和人际关系,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3.让孩子躲得远远的。
这个选择让小编想起了《女心理师》里有一位来访者莫宇。
莫宇因为自己在职场中已经因为无法拒绝别人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而来做心理咨询。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随着咨询师贺顿的引导下,慢慢意识到,自己现在这种面对职场上的不公平对待完全不敢拒绝的情况,源自于小时候自己经历了校园欺凌后,父母告诉自己:
看着孩子在心中不断默念着父母告诉自己的话,松开了因为被恶意绊倒而握紧的拳头,默默离开了的画面,以及回到现实后看到他长大后困惑的模样,小编感慨万分。
视频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莫宇对于自己现在的状况的痛苦,和心理咨询师对他的引导过程:
视频中可以看出,莫宇的家教非常严格,而莫宇本身也是一个性格正直善良的孩子。
但儿时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让向父母求助后没有得到理解的他因为心理压力,慢慢地开始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同学相处,长大后甚至发展到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同事相处。
孤独无助的他在经历了内心反复的挣扎后,才选择了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因此,在心理咨询师纠正他潜意识对自己形成的“自己不值得被保护”的错误认知和对他的经历表示理解后,莫宇先是震惊,沉思后痛哭不已:
因此,当孩子被欺负时,家长不仅不帮自己还让自己躲远点,孩子心里一定会非常难过,但因为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就只能把父母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从此就像上面的莫宇一样,越来越胆小懦弱,越来越害怕集体生活。
综上所述,这三种方法都不是良策,那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面对同伴之间的矛盾呢?
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孩子正当防卫的方法,同时让孩子拥有一定要反抗时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能力。
下面这三种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一、抓手腕
二、多交朋友
1、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刚开始交朋友和朋友一起玩耍时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轻重,因此很多孩子前一秒还在你推我我打你,后一秒又开开心心地一起玩了,所以正确面对孩子被打这件事也是我们家长的必修课。
三、锻炼身体
巧妙利用这三点,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好厉害,不敢欺负你,就像保护羊群的牧羊犬——我不欺负人,但我自己要保证自己不受威胁,让对方觉得我不好惹,如果一定要正面交锋,我也能打赢,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我们依旧是善良的,但在善良的外面,我们竖起了栅栏,有了栅栏就有了防守,别人就不会轻易袭击你。
即要善良,又要有锋芒。
我们无法阻止伤害的发生,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通过欺负别人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那些经常被别人欺负的孩子,可能也从来没人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反击,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求别人的帮助,更可能从小就很少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
所以,好好爱你的孩子吧,你的爱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面对外面的一切!
TAG: 校园欺凌
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联系申请。维护创作者权益,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