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青春期成长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动荡”时期,是最容易因为外界影响、家庭环境和自身理解而出现性格和行为差异。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会日趋成熟,并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家长理应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做好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价值观念的方向性,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关注和引导孩子的观念认识。高中阶段的孩子在有意识地探寻自我,家长便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将认识自己与认识社会、国家相关联,依循社会的核心价值,从多种社会关系中探寻、期待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帮助孩子拓宽眼界并提高思想境界,促进孩子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
二、注重交流方式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家长在孩子眼里,不再是不可冒犯的“权”,孩子开始表达自的主见,并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因此,家长需要转变角色,从主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教育者,转变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对话者,多与孩子探讨他们内心感兴趣或者困感的话题,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激励孩子深入探寻、学会选择。
如果家长能把握好以上两个方向,因材施教,通过树立好的榜样、对话沟通等方式进行正确教导,相信孩子一定能在好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
TAG: 青少年素质教育
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联系申请。维护创作者权益,人人有责!